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 > 正文
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四公约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一议定书)(民防部分摘录)
发布日期:2009-05-14
1949
年
8
月
12
日日内瓦四公约
关于保护国际性武装冲突受难者的附加议定书(第一议定书)
(民防部分摘录)
第四部
平民居民
第一编
防止敌对行动影响的一般保护
第六章
民
防
第六十一条
定义和范围
为了本议定书的目的:
一、
“
民防
”
是指旨在保护平民居民不受危害,和帮助平民居民克服敌对行动或灾害的直接影响,并提供平民居民生存所需的条件的某些或全部下列人道主义任务的执行。这些任务是:
(
一
)
发出警报;
(
二
)
疏散;
(
三
)
避难所的管理;
(
四
)
灯火管制措施的管理;
(
五
)
救助;
(
六
)
医疗服务,包括急救、和宗教援助;
(
七
)
救火;
(
八
)
危险地区的查明和标明;
(
九
)
清除污染和类似保护措施;
(
十
)
提供紧急的住宿和用品;
(
十一
)
在灾区内恢复和维持秩序的紧急支助;
(
十二
)
紧急修复不可缺少的公用事业;
(
十三
)
紧急处理死者;
(
十四
)
协助保护生存所必需的物体;
(
十五
)
为执行上述任务、包括但不限于计划和组织的补充活动;
二、
“
民防组织
”
是指冲突一方主管当局所组织或核准以执行第一款所载的任何任务并被派于和专门用于执行这类任务的机构和其它单位;
三、民防组织的
“
人员
”
是指由冲突一方所派专门执行第一款所载任务的人,包括该方主管当局所派专门管理这类组织的人;
四、民防组织的
“
物资
”
是指这类组织用以执行第一款所载的任务的设备、用品和运输工具。
第六十二
一般保护
一、除受本议定书规定的拘束,特别是受本部规定的拘束外,平民民防组织应受尊重和保护,除迫切的军事必要的情形外,这类组织应有权执行其民防任务。
二、第一款的规定也应适用于虽非平民民防组织人员但响应主管当局的呼吁而在其控制下执行民防任务的平民。
三、用于民防目的的建筑物和物资和为平民居民提供的避难所,包括于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之内。用于民防目的的物体,除其所属的一方外,不得加以毁坏或转移其正当用途。
第六十三条
被占领领土内民防工作
一、在被占领领土内,平民民防组织应从当局得到其执行任务所需的便利。在任何情形下,对这类组织的人员,不应迫使其执行对执行这些任务有干扰的活动。占领国不应以任何可能危害这类组织有效执行其使命的方式变动这些组织的结构或人员。对这些组织,不应要求其对占领国的国民或利益给予优先的地位。
二、占领国不应强迫、强制或诱使平民民防组织以任何有害平民居民的利益的方式执行其任务。
三、占领国得基于安全理由解除民防人员的武装。
四、如果移作他用或加以征用将有害于平民居民,占领国不应将属于民防组织或为民防组织所用的建筑物或物资转移其正当用途或加以征用。
五、在继续遵守第四款的一般规则的条件下,占领国得征用这些建筑物或物资或将其移作他用,但须符合下列的特别条件:
(
一
)
该建筑物或物资为平民居民的其它需要所需;而且
(
二
)
仅在这种需要存在时继续征用或移作他用。
六、占领国不应将供平民居民使用或平民居民所需的避难所移作他用或加以征用。
第六十四条
中立国家或非冲突各方的国家的平民民防组织和国际协调组织
一、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第六十五条和第六十六条应适用于经冲突一方同意并在该方控制下在该方领土内执行第六十一条所载民防任务的中立国家或非冲突各方的国家的平民民防组织的人员和物资。这种援助应尽速通知任何有关敌方。在任何情况下,这种活动均不应视为对冲突的干涉。但进行这种活动应适当考虑有关冲突各方的安全利益。
二、接受第一款所指的援助的冲突各方和给予援助的缔约各方,于适宜时,应便利这种民防活动的国际协调工作。在这种情形下,有关国际组织是包括在本章的规定之内的。
三、在被占领领土内,占领国只有在其能依靠自身人力物力或被占领领土的人力物力保证充分执行民防任务的条件下,才得拒绝或限制中立国家或非冲突各方的国家的平民民防组织的活动。
第六十五条
保护的停止
一、平民民防组织、其人员、建筑物、避难所和物资有权享受的保护,除其从事或用以从事正当任务以外的害敌行为外,不应停止。但保护仅在发出并在适宜时定有合理时限的警告而对警告仍不置理后,才得停止。
二、下列行为不应视为害敌行为:
(
一
)
在军事当局指导或控制下执行民防任务;
(
二
)
平民民防人员在执行民防任务时与军事人员合作,或有一些军事人员附属于平民民防组织;
(
三
)
民防任务的执行可能附带地有利于军人受难者,特别是失去战斗力的人。
三、平民民防人员为了维持秩序或自卫的目的而携带个人轻武器,也不应视为害敌行为。但在陆地战斗正在进行或可能进行的地区内,冲突各方应采取适当措施,将这类武器限于手持枪支,如手枪或左轮手枪,以便有助于区别民防人员和战斗员。民防人员虽在这些地区内携带其它个人轻武器,但一旦被认出为民防人员,应即受尊重和保护。
四、按照军事编制建立民防组织,和强迫在民防组织中服务,也不应剥夺这些组织依据本章所享受的保护。
第六十六条
识别
一、冲突每一方应努力保证,其民防组织、其民防组织的人员、建筑物和物资在专门用于执行民防任务时是可以识别的。向平民居民提供的避难所,也应当同样是可以识别的。
二、冲突每一方还应努力采取和实行一些方法和程序,使得有可能认出展示有民防的国际特殊记号的民用避难所以及民防人员、建筑物和物资。
三、在被占领领土内和在战斗正在进行或可能进行的地区内,平民民防人员应当是用民防的国际特殊记号和证明其身份的身份证可以认出的。
四、民防的国际特殊记号,在用以保护民防组织、其人员、建筑物和物资和用于民用避难所时,是橙色底蓝色等边三角形。
五、除特殊记号外,冲突各方得商定使用为民防识别的目的的特殊信号。
六、第一款至第四款的规定的适用,受本议定书附件一第五章的拘束。
七、在平时,第四款所述的记号,经国内主管当局同意,得用于民防识别的目的。
八、缔约各方和冲突各方应采取必要措施,监督民防的特别记号的展示,并防止和取缔该记号的任何滥用。
九、民防医务和宗教人员、医疗队和医务运输工具,也受第十八条的拘束。
第六十七条
被派到民防组织的武装部队人员和军事单位
一、被派到民防组织的武装部队人员和军事单位应受尊重和保护,但:
(
一
)
这类人员和这类单位须永久被派于并专门用于执行第六十一条所载任务中任何任务;
(
二
)
如果已经这样指派,该人员须在冲突期间不执行任何其它军事职责;
(
三
)
这类人员须显著地展示适当地大些的民防的国际特殊记号,以便与武装部队其它人员有明显区别,并须持有本议定书附件一第五章所指的证明其身份的身份证;
(
四
)
这类人员和这类单位须仅配备个人轻武器以维持秩序或自卫。第六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也应适用于这种情形;
(
五
)
这类人员须不直接参加敌对行为,并须在其民防任务以外不从事或不被利用以从事害敌行为;
(
六
)
这类人员和这类单位须仅在其所属一方的领土内执行其民防任务。
受上述第一项和第二项所规定的条件的拘束的任何武装部队人员不遵守上述第五项所载的条件,是禁止的。
二、在民防组织内服务的军事人员,如果落入敌方权力下,应成为战俘。在被占领领土内,这类军事人员仅得在有需要的情形下,为了该领土平民居民的利益而用以执行民防任务,但如果该项工作有危险,则以该军事人员自愿执行为限。
三、被派于民防组织的军事单位的建筑物和主要设备和运输工具,应以民防的国际特殊记号明显标明。这项特殊记号,应尽可能适当地大些。
四、永久被派于民防组织并专门担任民防任务的军事单位的物资和建筑物,如果落入敌方手中,应仍受战争法规的拘束。这些物资和建筑物,只要为执行民防任务所需,除在迫切的军事必要情形外,并除对平民居民的需要事先作出充分准备的安排外,不得移作民防任务以外的用途。
附件一 识别章程
第五章
民
防
第十四条
身
份
证
一、本议定书第六十六条第三款所规定的民防人员的身份证,受本章程第一条有关规定的支配。
二、民防人员的身份证得仿照图
3
所示范证件。
三、如果准许民防人员携带个人轻武器,上述身份证上应予载明。
第十五条
国际特殊记号
一、本议定书第六十六条第四款所规定的民防人员的国际特殊记号是橙色底蓝色等边三角形。示范记号见图
4
。
二、兹建议:
(一)如果蓝色三角形镐镶在旗帜或臂章或外衣上,三角形底用橙色旗帜或臂章或外衣;
(二)三角形的一个垂直向上;
(三)三角形的任何一角都不触及橙色底的边沿。
三、国际特殊记号应按照情况适当地大些。特殊记号应尽图
4 .
橙色底蓝色三角形
可能展示在平面上或在从尽可能多的方向和尽可能远的距离都能见及的旗帜上。除受主管当局批示的拘束外,民防人员应尽可能戴穿具有国际特殊记号的帽盔和衣服。在夜间或在能见度减弱时,记号得加照明或使其发光;记号还得用技术的探测方法所使其被认出的材料制成。
来源:http://www.icrc.org/Web/chi/sitechi0.nsf/html/genevaconventions
/
/
登陆时间:2008-2-1 16:3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