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知识
当前位置:人防宣传 > 人防知识 > 正文
谈我省初级中学三防知识教育教材改编的必要性
发布日期:2008-11-12
三防知识教育是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国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局部战争也不时发生。求同存异,构建和谐社会逐步成为各国的共识。国际局势不断变化和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三防知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行三防知识教育,重点在一个“防”字上。怎样掌握好这个“防”,需要教育学生懂得核、化、生、武器的性能,及其杀伤破坏因素,学会做各种防护动作。在学校开展三防教育既能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又能通过学生把教育成果传播到社会上去,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和人防意,提高公民在未来防空袭斗争中的应变能力,提高对平时突发核生化事故的防护技能,从而有效提高城市对核、生、化武器的整体防护能力,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从1986年开始担任学校人防教育中的“三防知识”教学至今,曾多次在省、市的“三防知识”教师培训班上授课。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各校教师使用教材情况的调查了解中发现,现有省编《国防教育》初中教材部分内容(三防知识部分第七课至第十一课)有重新改编的必要。
对我省使用“三防”教材回顾说明有重编的必要
我省在1988年使用山东科学出版社的《三防知识》试用课本。1993年使用《广东省三防知识教育》试用本教材。1999年改用由广东省人防办、广东省教厅合编的《三防知识》专题教育读本教材。2002年使用广东省教材编写委员会的《国防教育》教材至今。实践证明,人防教育为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每隔几年都有对教材进行重修的必要。
教育对象分析及各校授课情况说明教材有重修必要
在初中进行三防知识教育,选择哪个年级开设合适?初三级面临升中考试,学习任务较重。初一级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需要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而且知识面较窄,接受三防知识有困难。初二级年级学生相对知识面较宽,且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选择在初二年级开展三防知识教育比较合适。目前我省大多数学校都选择在初二年级进行三防知识教育。因此,教材应根据初二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层面进行修改。
由于上级教育部门对三防知识教育没有统一的教学要求,我省各校开展三防教育各有特色,多姿多彩,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一是把三防知识教育纳入课程表,由经过培训的专职教师任教。二是利用每学期放假前抽一段时间集中上三防知识教育辅导课,并在校内宣传栏上帖出“人防知识”有关内容,称作“人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周。三是渗透教学。要求各学科任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自身学科的知识特点结合三防知识教材内容进行渗透性教学。为适应各校以上教学的特点,现有国防知识教育教材“三防知识”部分内容有重修的必要。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教材有不适当部分需要修改
初中《国防知识》教育主要在初二级进行。由于初二没有开设化学课程,而物理课程刚开始。我们的教学对象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是很薄弱的,在“三防”知识教学中要避免对初二学生陈述难以掌握的物理概念。然而我们使用的《国防教育》教材核武器部分有这方面的弊病,需要修改。例如第七课(防核武器)第62页第三行(温度升高到数千开以上),千开是热力学单位,初二学生难以掌握。第62页第3行至第4行(压力升高到拍帕以上),有两个方面应修改:第一,帕是压强单位,拍帕是否应改为兆帕;第二,压力升高不能使用压强单位,这是物理概念的不对。第62页11行(产生非对称电子流)、第62页倒数第二行(其增减份额随聚变一裂变比的不同而异)、第63页第3行(为2万吨梯恩梯当量原子弹),当量这物理概念初二还没学习。第64页第一行(取决于超压、动压和正压作用时间),以上这些物理概念,对初二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应修改。66页第9行至第10行(例如小子弹是以高能中子为主要…),这个小字错了应修改。第63页13行至20行(在实施核袭击时,根据作战任务、…可以确定最适宜的核爆炸高度、…)这段与初二学生学习“三防”知识不适合,需要全段修改。第66页中(四、核爆炸对武器装备…)这部分内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都省略不讲,需要修改。
[FS:PAGE]改编思路
1、应结合当前国内和国际的形势发展进行改编,使三防教育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应省略学生难理解的理、化、生概念的叙述,使内容简单扼要,通俗易懂,让初中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运用“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
3、平战结合,学以致用。三防知识中每一个防护动作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具有不同的防护效避免对初二学生陈述难以掌握的物理概念。然而我们使用的《国防教育》教材核武器部分有这方面的弊病,需要修改。例如第七课(防核武器)第62页第三行(温度升高到数千开以上),千开是热力学单位,初二学生难以掌握。第62页第3行至第4行(压力升高到拍帕以上),有两个方面应修改:第一,帕是压强单位,拍帕是否应改为兆帕;第二,压力升高不能使用压强单位,这是物理概念的不对。第62页11行(产生非对称电子流)、第62页倒数第二行(其增减份额随聚变一裂变比的不同而异)、第63页第3行(为2万吨梯恩梯当量原子弹),当量这物理概念初二还没学习。第64页第一行(取决于超压、动压和正压作用时间),以上这些物理概念,对初二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应修改。66页第9行至第10行(例如小子弹是以高能中子为主要…),这个小字错了应修改。第63页13行至20行(在实施核袭击时,根据作战任务、…可以确定最适宜的核爆炸高度、…)这段与初二学生学习“三防”知识不适合,需要全段修改。第66页中(四、核爆炸对武器装备…)这部分内容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都省略不讲,需要修改。
改编思路
1、应结合当前国内和国际的形势发展进行改编,使三防教育教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要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应省略学生难理解的理、化、生概念的叙述,使内容简单扼要,通俗易懂,让初中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运用“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积极性。
3、平战结合,学以致用。三防知识中每一个防护动作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具有不同的防护效果。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各种防护方法,不但战时能用,而且在平时生活中遇到各种意外,如核污染事故、化学泄漏事故及自然灾害事故,都具有应急救援的防护本领,能化险为夷。因此,我们在新编教材中应更加注重这方面内容。
4、探究创新,扩展思维。内容及排板设计新颖,知识性强,趣味性浓。三防知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编写教材内容时应根据教学对象——初中学生具有的知识层面等实际情况,注意不要对学生进行纯理论性的书本知识传授,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充分体现三防知识中“防”字的实际意义。
知识的快速更新,要求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方式方法必须不断更新。由于“三防”的理论知识较深奥,在课堂不可能一下子学会,只有在课后不断学习,才能逐步加深理解。建议每节课后增加课外阅读资料介绍,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刊,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多渠道、多方式了解三防知识,养成一种开放性的思维,使学生迸发出灵感火花,创新精神。这正是我们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