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宣传

人防知识

当前位置:人防宣传 > 人防知识 > 正文

美国民防史

发布日期:2009-05-04

     美国民防,是指美国历史上美国民众为应对军事攻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非军事行动。但在过去的20年里,民防这个词已被废弃,相关活动也已经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应急管理和国土安全。

     世界大战前

     二十世纪之前,美国历史上很少有有关民防的记载。事实上,以前的城市为阻挡外敌入侵,都建有围墙和护城河,并委派人员巡察,以便及早发现敌情。但这些活动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防。早期的民防工作在美国很少开展,主要是因为美国本土很少受到外界攻击的威胁。不过,还是有一些例子,在今天看来可以视为民防。例如,早在1692年,纽约州的贝德福德村就专门雇请鼓手,当遭到土著攻击时负责击鼓,这就是非常早期的预警。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民防与其他国家一样开始走向成熟,不过那时还常称为民众防护。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上第一次全面战争,需要全民的参与和支持。英国遭到飞机的狂轰滥炸,造成成千上万的民众伤亡,民用船只也遭到攻击,象英国的豪华轮“路西塔尼亚号”也被击沉。为应对这种威胁,英国采取了有组织的行动,美国很快开始效仿。1916年8月29日,美国正式成立了国防理事会,民防组织归属于该理事会,在联邦一级由理事会直接赋予其职责,州和地方各级都设有分支机构。这样一个多层次结构的组织一直贯穿于美国的整个民防史。

     由于美国本土几乎没有遭受直接攻击的威胁,民防组织转而开展如密切警惕破坏者、动员男人们参军并协助征兵、鼓舞军队士气等工作。除了防空,还开展其他领域的工作,这种自由给美国民防提供了比其他地方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一战军事冲突的结束,国防理事会的活动也随即中止。

     由此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第一次有组织的民防活动在美国大规模的实施。虽然此时的民防既未达到二战时的规模,也未体现出二战时的重要作用,但许多基本特征已经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

     伴随着毁灭性的袭击突然降临在美国本土,美国开始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民防也开始发挥较大的作用。

     就在战争爆发前,罗斯福总统重新恢复了国防理事会组织,并且成立了州和地方合作处,以便更好地协助理事会工作。自此,二战期间的民防工作正式开始,并继续沿用了一战期间民防的做法。但考虑到地方和州议会的意见,不久,1941年5月20日,在总统执行办公室的应急规划办公室内,设立了民防局,民防职责提升到联邦一级。民防局最初是由纽约市市长菲奥雷洛•拉瓜地领导,负责加强保护措施,提高国民的士气。

     民防组织和其他组织一起,积极动员广大民众应对空袭威胁。就在珍珠港遭袭前几天,成立了空中民巡队,组织民间飞行员在沿海和边境地区飞行巡逻,并参与搜救行动。

     由民防局管辖的民防部队,由大约1000万经过消防、化学武器袭击后洗消、急救和其他知识培训的志愿者组成,但他们的工作都没有超出一战期间的民防。不过,二战中民防在定量供应、物资回收利用和反破坏者监视等比一战中发挥了更好的作用。

     二战中,随着美国遭空袭或遭入侵的威胁越来越小,民防部队防空训练和边境巡逻逐步减少,但其他工作仍继续开展。

     二战结束后,美国并没有象一战时马上中止民防工作,相反,民防工作继续开展,并成为冷战时期民防[FS:PAGE]的基础。

     冷战时期

     新的核战争开始威胁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人民。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和美国遭受核武器攻击的可能性的日益增加,要求民防做出积极有效地反应。

     民防,以前被人们视为一个重要而普通的措施,在冷战的紧张空气笼罩下,也引起异议纷争。

     1950年,美国国家安全资源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份162页的文件,描述了美国民防的结构模型,因其一成不变的蓝色封面,被民防专家称为“蓝皮书”。在以后的40多年里,美国民防都是以该书作为立法和建立组织机构的模板。尽管普遍认可民防重要,但国会从未完全同意过联邦民防机构的预算要求。

     在整个冷战时期,民防工作是忽冷忽热。事实上,民防的职责只能通过无数的机构去履行,但许多有效的计划有的被批准并落实,有的则被否定。冷战时期民防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教育民众

     冷战期间的民防工作,最值得纪念的方面也许是政府在教育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在《趴下和掩蔽》一书中,伯特主张孩子们一看到闪光就马上趴下和掩蔽。实际上,孩子们在学校就受到了这方面的训练。《核袭击下的生存》、《防辐射》和《核战争下的生存技能》等知识性的小册子随处可见,电台也制作了许多包括核攻击防护知识的儿童歌曲在内的公众服务节目,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公民如何应对核攻击。

     制订疏散计划

     进入核时代最初时期,联邦政府反对进行疏散。

     联邦民防局制作了一个名为《市民须战斗》的短片,主张发生核战争时,市民应该留在城市帮助修复基础设施和恢复工业生产。短片中说:“核辐射只能在空气中停留一两天”。

     尽管早期反对者不少,但疏散计划还是很快制订出来。做得最快的城市是俄勒冈州波特兰,1955年,市政府组织了“绿灯行动”—— 全市撤离演练。住院的病人被装上卡车,行人搭载上路过的车辆,城市的建筑设备和急救车都集中到疏散点,整个中心城市在19分钟内被疏散。这一成功的事件被格列福特拍摄成了特别电视节目,名为《不知道哪一天》。在冷战时期的初期,这样的计划是完全可行的,因为攻击来自战略轰炸机,之前会有几个小时的预警。

     但是,随着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这种可能变得不太现实。尽管如此,民防官员仍然致力于疏散计划的制定。

     1983年,里根总统发布了危机调动计划。白宫指出,这个花费100亿美元的五年规划,能够将易遭攻击的的城市中心人口疏散到农村,从而可保全80%的人口。危机调动计划基于核战争不会突然爆发,而是有一个从局势紧张到爆发的过程的考虑,允许最多在3天内完成疏散。

     建设应急指挥中心

     在遭核袭击时,政府部门应尽力生存,确保组织指挥的不间断。许多城市的市政厅都建设了地下应急指挥中心。

     建设防辐射掩蔽所

     肯尼迪总统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全美建设防辐射掩蔽所。这些掩蔽所虽不能防核武器爆炸和热浪的冲击,但可以防辐射,因为核爆炸的辐射持续数周,并能影响到较大的范围。因此,其中一些掩蔽所甚至建在摩天大楼比较高的楼层。

     提高生存率计划

     民防官员们鼓励人们在核时代自觉将房子和其他建筑物建在远离重要目标的郊区。

     发放警报

  [FS:PAGE];   为了使准备工作行之有效,须有某种预警。美国着手在地方和国家各级建立紧急通信体系。1951年,杜鲁门总统制定了电磁辐射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几个主要的电台处于紧急待命状态,随时播发警报。全国各地所有的广播电台将不间断地听取上级电台的信息,并重复播送,从而一个电台一个电信都将停止。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敌机将电台发射机作为导航辅助器。后来,这一系统在洲际弹道导弹的威胁下失效,并在20世纪60年代初被逐步淘汰。

     1963年,联邦电信委员会创建了紧急广播系统,取代了电磁辐射控制系统。整个冷战时期并直到20世纪90年代,紧急广播系统一直作为最主要的报警系统使用。

     冷战结束后

     从冷战结束开始,民防在美国就逐步失去作用。

     苏联解体后,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将军事攻击的威胁减到最小,工作重心逐渐从核战争转移到“所有危险”上来,近似综合应急管理。自然灾害和新的威胁如恐怖主义的出现,成为了关注的重点,从而远离了传统的民防,形成了一种保护平民如应急管理和国土安全的新形式。

     2006年,三角形的民防标志终于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具有紧急情况管理为特点的新标志。新标识由国家紧急管理协会公布。

     现代探索的成功与否,可以从卡特里娜飓风的结果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