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资讯

人防动态

当前位置:人防资讯 > 人防动态 > 正文

寻找最美第一书记:翁如萍,咱村来了女书记

发布日期:2017-06-22

 来源:南方杂志     编辑英德市新闻信息中心

编者按:为进一步宣传广东脱贫攻坚成绩,展现脱贫攻坚一线指挥官风采,由广东省扶贫办、南方杂志社联合主办、广州鸡博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寻找最美第一书记”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持续推进,今天《英德发布》推出其系列之二十八《翁如萍:咱村来了女书记》。翁如萍是广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机关党办副调研员,2016年4月到英德市横石塘镇仙桥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翁书记,又去看望廖伯了?

«是啊,邓叔,今天感觉怎么样?”

«擦了你送来的药酒,这脚好多了。”

«翁书记还要去村委会?进来喝杯茶吧。”

«不用了,谢谢王婶。”

……

    如果还在广州,现在是下班时分。夏日的一个傍晚,刚刚探望完贫困户廖伯,翁如萍又向村委会走去。沿途不停的招呼声,让她疲惫的脸上多了一分笑容。

    加班加点,是驻村干部永远的主题。村委会的灯依然亮着,仙桥村早已万籁俱寂。«几乎每天都是这样……”夜色浸染了整个村庄,翁如萍才想起回宿舍休息。乡道的灯光依然有些暗,一个坚定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广东省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范先军(左一)到帮扶对象家中慰问

                               广东省人防办党组成员庄树俊(左一)慰问贫困户

                       广东省人防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龚伦福(左一)查看贫困户档案

                                                         翁如萍(右)入户调查

                                                     翁如萍主持召开党员大会

  

                                     翁如萍到水泥制品厂考察产业项目

         一座明显被洪水浸过的危房横亘眼前,上面挂的村委会牌子破旧不堪……刚刚来到仙桥村,一切景象似乎都是«下马威”。一瞬间,翁如萍找到了答案: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2016年,广东省人防办接到任务,对口帮扶仙桥村。这是一副为期三年、剑指小康的重担,条件艰苦、压力重大、远离家庭。正当同事们都在慎重考虑的时候,翁如萍以军转干部的担当,主动接过了重任。

    村里来了女书记,乡亲们不是没有议论。个别村委干部和一些村民看着这位省城来的女干部,不禁私下嘀咕:«怎么来了一女的?我们这条件差,事情多,会不会一下子就闹着要走?”

 翁如萍什么都听到了,什么也没说,她想用行动证明一切。

    精准识别阶段,翁如萍用脚步丈量了整个村子,走访了所有村民。有些村民不理解,«情况已经报上去了,怎么还来问?”翁如萍一遍遍耐心解释,«我们要确保真正的贫困人口一个不落,非贫困人口一个不多,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做好摸底核实和建档立卡同时,翁如萍想到更多的还是因户制宜,促进脱贫。她积极向省人防办领导汇报工作,并制定了«一对一”帮扶方案。如今,每位省人防办的工作人员,都对口帮扶着仙桥村一户贫困户。

  女性特有的细腻,加之多年政工领域的积累,让翁如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群众专家”。肖婶家在翁如萍的宿舍对面,原来也申报了贫困户,后来因不符合条件被取消资格,心里很不平静。翁如萍每隔一两天就去她家探望,时不时买些东西给家中老小,还主动给肖婶儿子介绍了工作。如今,肖婶逢人便夸翁书记好。

    贫困户廖伯今年73岁了,腿脚残疾且无劳动能力,孩子的大学学费只能靠借钱。翁如萍了解到情况,立即支助孩子的学杂费,并经常上门探望,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要不是翁书记这么关心,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廖伯说。

 

                                                                   土地整合工作现场

                                                扶贫工作队队员李纪伟(中)入户调研

                                                                  贫困户发展养殖

   

                                                                                  仙桥冬瓜种植

     长期以来,仙桥村没有集体资源优势,无积累,2015年的村集体收入只有2.7万元。能否找到好的造血项目,是对第一书记最大的考验。

为彻底帮助仙桥村脱贫,翁如萍与镇、村委干部沟通,并向省人防办汇报帮扶项目规划,«我们计划通过农村综合改革整合的土地,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并利用村经济合作社发展种养项目,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把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口列入就业创业培训重点对象,是翁如萍驻村伊始就在推动的工作。去年,仙桥村举办了种养殖培训班,就家鱼、家猪养殖专题授课,共培训村民52人。举办创业就业培训班、推进土地整合……翁如萍今年的日程表依然满满:在大塘村组,她整合了100多亩土地,种植了百香果和西瓜。

  «目前我们正落实英德市出台的‘以奖代补’政策,鼓励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和就业创业。同时继续做好危房改造、助学扶贫、购买城乡合作医疗保险和新型城乡养老保险、安排资金发展农业生产等工作,确保完成今年的全部脱贫目标。”翁如萍说。

      文化活动设施、村道硬底化、饮水设施、仙桥村公共服务站……一年来,仙桥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列入危房的村委会办公地,如今也在迁建,与建筑同样被夯实的,还有村委会的组织建设:翁如萍定期组织党员学习,办起了党务宣传栏,公示党务、村务事项。

    一年了,翁如萍依然很忙。也许,这样的忙碌可以令她忘掉一些个人苦楚。驻村没多久,翁如萍的亲大嫂因癌症晚期住进了广州的医院,家婆也因突发心肌梗塞动了手术抢救。翁如萍咬紧牙关,没请一天假回去看望、照顾。乡亲们知道了这些事,早已不见了当初的怀疑和鼓励:«翁书记是我们的巾帼英雄!”

       贫攻坚,依然任重而道远,«虽然家人没说什么,我心里总是愧疚的,但如果没能让仙桥村脱贫,我又如何能回去呢?”

 

                                               扶贫工作队队员张宏(右一)走进贫困户

                                                修建卫生站